NASDAQ100指數介紹
 

NASDAQ100指數  介紹
 
1998年第三季由於發生亞洲金融風暴,以及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發生財務危機的影響下,FED以調降利率刺激景氣的方式,激勵美國經濟景氣逐漸復甦,Nasdaq 100指數亦由此領先反彈,1999年在電腦、通訊、網際網路以及電子商務需求不斷成長的激勵下,Nasdaq 100展開近4000點的多頭走勢,2000/3/24達到4816點,不過也由於Fed擔心美國經濟景氣過熱,因此在1999年中到2000年中一連6次升息,抑制逐漸走高的通貨膨脹壓力,企業在反應資金成本逐漸提高,以及產業需求不如原先樂觀預期的衝擊下,導致經濟泡沫現象逐漸反應在股價指數上,到2001/1/3 Fed擔心景氣趨緩速度過快,不預期調降2碼聯邦基本利率由6.5%修正為6%,Nasdaq 100指數始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。

Nasdaq 100成份股是以在美國NASDAQ掛牌上市(目前約5400家上市)中挑選最大的100家非金融、本國的普通股,指數在1985年2月1日股本加權方式編製,基值為250點,為確保指數更能反映類股指數分散性的目的,以免指數受到少數大型權值股得漲跌而扭曲指數的真實性,1998年12月18日收盤後,將原先股本加權計算的指數,更改為「修正」股本加權指數(Modified Capitalization Weighting),以每一季重新評估編製指數,並將100檔個股區分為大型股以及小型股;所謂大小型股的界定在於個別股權重與100檔個股平均權重的比較,若個股權重大於全體平均,則為大型股,反之則為小型股,而指數修正股本加權的標準有兩點,第一,單一個股佔指數權重必須低於或等於24.0%;第二,所有高於權重4.5%的個股權重集合必須低於或等於48.0%;如果每季重新評估時違反上述兩標準其中之一,則必須採取修正方案,將高於24.0%個股的權重降至20.0%,或是將高於權重4.5%的個股權重集合降低到40.0%,其餘個股依比率進行調整。
NASDAQ每15秒指數撮合成交報價,Nasdaq 100指數與Nasdaq 綜合指數具有94%以上的相關性,成份股包括世界知名的大型企業,包括網路連結器製造大廠Cisco 、套裝軟體龍頭Microsoft、晶片組先趨Intel、第二大軟體公司Oracle、無線通訊領導廠商QUALCOMM、電腦系統Sun Microsystems、光纖通訊JDS Uniphase、電腦資料儲存軟體VERITAS、電子商務服務Siebel、生化科技大廠Amgen等各業的龍頭。

 

資料來源:期貨公會
期貨詹嘉婷整理,以上資料如與期交所有牴觸請以期交所最新公告資料為主
元富期貨詹嘉婷
arrow
arrow

    元富期貨詹嘉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