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冬至日期幾月幾號?冬至拜拜的時間?要注意什麼?從習俗到農曆由來故事!
冬至的由來與故事:在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又代表什麼意思呢?
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的陰消陽長的轉捩點,以科學角度來說,冬至當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,所以在北半球的我們可以感受到那天的白日短暫,夜晚漫長;冬至過後,日照逐漸北移,白天漸長,黑夜逐短,這就是古人所稱的「 冬至一陽生」。
不過,在沒有科學概念的古代,是如何定義冬至來臨呢?周朝時,古人就觀察到每年日照長短有固定週期,日影最長的那一天就是冬至,後來就將當日視為迎接陽氣的日子,並且定為「一年之始」,也因此有「 冬至大如年」的說法,這也是冬至堪稱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一天的原因。
古人看待冬至的重要程度如同現代人過年一樣,《後漢書》就記載「冬至前後,君子安身靜體,百官絕事,不聽事,擇吉辰而後省事。」漢朝百官為了慶祝冬至來臨,將這天定為「國定假日」;不僅如此,後代的帝王也會在冬至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。
而一般老百姓除了祭祖之外,還會在冬至做什麼呢?坊間有許多說法,其中一個最為人所熟知的冬至由來故事,其中竟是暗藏著些許的悲傷…
傳說,閩南地區曾經有一對貧窮的夫婦,在某一年冬至帶著女兒進城,後來母親卻因體力不支而過世了,父親為了好好安葬妻子,只能決定把女兒賣掉以籌到安葬費;已經失去母親的女兒,聽到這個消息,更因打擊太大而昏厥了,父親為此連忙討了一碗糯米圓與米湯給女兒,希望能喚醒她。
不過,女兒還是希望能讓父親多吃一些,就讓給父親先吃,但父親又想讓給即將分離的女兒…最後父親只能告訴女兒:「這次離別,就像這粒糯米圓分成兩半,等到日後團圓時,我們再一起吃吧!」
後來女兒在有錢人家做丫鬟,仍然每年都希望能與父親團圓,但始終未能實現。她不知道該如何讓父親找到自己,就做了2顆又大又圓的糯米圓,以禮敬門神的名義,在每年的冬至這天將糯米圓黏到門環上,希望父親看到這糯米圓,就能來與女兒相聚…
演變至今,吃湯圓就成了大家過冬至的習俗,象徵團圓。由此可見,無論對皇宮貴族、達官顯要還是平民老百姓來說,冬至是非常特別的日子。
冬至通常是幾月幾號?2022冬至的日期是?
2022年的冬至日期是12月22日,和2019年一樣,而2021年和2020年的冬至則是在12月21日。為什麼會不一樣呢?說到傳統節日,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查閱農曆,不過你有發現每年的冬至日期通常都在國曆12月21日或22日嗎?其實,不只冬至,所有二十四節氣都是以「陽曆」來訂,因為古人也是根據中午太陽的位置,觀察仰角高定不同來訂定節氣,而由於地軸傾斜關係,所以陽曆的節氣日期會有1至2天的變動。
這也是為什麼去年和今年的冬至日期有所不同了,不只是一天的差異,有時冬至的日期還可能晚至國曆的12月23日;因為沒有固定在哪一天是冬至,所以如同清明節一樣被稱為「活節」。
至於冬至是農曆的幾月幾號?則因為冬至是根據太陽的運行而定,與農曆月份、日期以月亮圓缺制定不同,因此冬至沒有固定的農曆日期。 (編輯推薦:2022冬至養生進補吃什麼?除湯圓餃子外中醫師嚴選10大清爽食補(素食者可用)!同場加映吃湯圓意義和由來)
冬至常見的習俗有哪些?有什麼禁忌?
吃湯圓/吃餃子
「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」這句俗諺大家應該很熟悉吧?古代人視冬至為過年,那天吃下湯圓代表添一歲,流傳至今變化並不大,每逢冬至來臨,各大甜食攤販都會湧入人潮,就是為了能帶熱呼呼的湯圓回家跟家人共享。
吃湯圓已經是大家過冬至的必備食物之一,象徵團圓,特別的是客家人過冬至會製作「鹹湯圓」與「甜湯圓」,《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》解釋,這是因為祭祀神明主要奉上煮熟的甜湯圓,有「食甜嘴甜」之意。
不過,也有另一種說法,湯圓象徵圓滿與團圓,吃湯圓有「取圓以達陽氣」之意,為了能使陽氣回復,以圓的象徵來迎接陽氣,有吉祥的意涵。除此之外,北方有的人則是吃餛飩與水餃度過冬至,分別代表「增長智慧、能有好運氣」與「財運旺旺來(因為水餃形狀跟元寶相近)」。
貼湯圓
除了吃湯圓,你有聽過把湯圓貼在門上的習俗嗎?《圖解台灣民俗節慶》指出,在清朝時,各家的小孩會把湯圓黏在門窗上,舉行簡單的「餉耗」儀式,或者直接在器物、門扉上黏上一顆湯圓,向神祇(例如窗牖神、傢俱神......等)表達感謝守護與犒賞辛勞的心意,也希望未來一年能繼續獲得神祇保佑。 (編輯推薦: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!補腎護心4食材,健康一整年)
數九:吟唱九九消寒歌
在民間文化方面,有「數九」的習俗,根據《民俗慶典招財的妙用》指出,古時冬至氣候酷寒,天地萬物皆屬休息狀態,人類為了避寒也暫停工作,待在家中顯得愜意,於是從南北朝時期就發展出「數九」的習俗,透過一天一天地數日子,以九為單位,數滿九個九,共81天,代表度過了寒冬,迎向春天的來臨。
不過,光是數九太過乏味,人們開始創作歌曲「九九消寒歌」,歌詞描述氣候變化,平時所做的休閒活動,為生活增添情趣,各地風情不一,所以坊間流傳不同版本的消寒歌。其中,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下面這首:
一九二九不舒手,
三九四九冰上走,
五九六九,沿河看柳,
七九兵開,八九雁來,
九九加一九,犁牛遍地走。
流傳到明代,士紳階級發展出「畫九」、「寫九」習俗,作成「消寒圖」,主要是記錄數九後的天氣,占卜來年農作物豐收,還有消寒之意。
冬至三大禁忌
冬至是舉家團圓的日子,不過,鮮少人知道這天有些禁忌,民俗專家建議民眾盡量不要碰觸,避免招來厄運。
- 吃湯圓避免「單數」:根據《民視》報導,民俗專家張旭初表示,吃湯圓盡量「成雙成對」,因為吃單數可能會增加落單的可能性,還有盡量吃白色與紅色湯圓,分別可招人緣與姻緣。
- 避免在外逗留:張旭初指出,冬至當天大約下午5、6點天色漸黑,陰氣會隨之變重,人的陽氣變弱,所以盡量不要在外逗留,早點回家;除此之外,當天在外避免身著全黑或全白的衣服。
- 冬至前後不宜結婚:在傳統禁忌中,結婚盡量避開「四立四至」,古人認為這是不吉的「四絕日」及「四離日」,其中就包含冬至。
冬至拜拜的時間是什麼時候?有什麼注意事項?
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,冬至對華人來說是個大日子,古代皇帝在冬至會舉辦盛大的宴席祭天拜祖,演變至今,雖然不會大張旗鼓舉國慶祝,但冬至習俗仍然在小家庭中有拜拜的習慣。
冬至拜拜的對象為水官大帝(三界公)以及祖先,《煩惱的時候就求神吧!》一書說明冬至拜拜的流程,拜拜時間以及需要準備的用品,分別如下:
冬至拜拜時間
早上至中午
冬至拜拜流程
- 在神明廳前擺放供桌,準備熟三牲、水果、湯圓3碗、發粿、茶酒各3杯。
- 點香並且向神明誠心祭拜,建議可以向神明說:「今天是冬至,我是XXX,已被果供品和金紙供奉神明,祈求神明保佑全家大家身體健康、萬事如意。」
- 等待香燒超過三分之二後,取下供桌上的紙錢,拜三拜之後燒化。
冬至拜拜用品
拜神明:壽金、刈金、地公金
拜祖先:刈金、銀紙
需要注意的是,水果不要挑選芭樂與釋迦,根據《CMoney投資網誌》的一篇文章指出,因為芭樂的水果籽不容易消化,有「不潔」之意,不適合作為拜拜的敬果;而釋迦外型像釋迦牟尼佛頭部,有大不敬的意思。
此外,現在人起床的時間比較晚,冬至拜拜時間有延後的趨勢,不過,早上陽氣較足,盡量在早上拜完較好。
同場加映:2022冬至進補吃什麼?除了湯圓和餃子外,中醫師怎麼推薦?
冬至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,以往在這個時候正是天氣寒冷卻又即將能迎接新春的日子,因此大家會在這個時候多做進補,也會吃湯圓祈求圓滿。那麼在寒冬中有哪些食物特別適合冬至進補,才可以在這寒冷的節日元氣滿滿呢?中醫認為,冬季養腎最為重要,以下的食物都可以達到補腎養生的效果:
- 羊肉:屬性溫熱,適合怕冷、虛寒瘦弱的人食用。
- 蘿蔔:可清除體內虛火,也能中和羊肉熱性,幫助補虛益氣。
- 山藥:能夠補益腎氣與脾胃,富含多種營養也能幫助消化。
- 烏骨雞:有養肝腎脾、滋陰補陽的好處。
- 堅果:性質溫熱,有助禦寒,且對於健腦補腎也有幫助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edh.tw/article/25848
期貨詹嘉婷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